昨天老師帶領我們去參觀以後要就讀的小學 先熟悉一下環境
翰翰:我比較喜歡幼稚園 因為小學都沒有冷氣
好命的孩子們 幼兒園習慣了冷氣教室 以後動不動30幾度的夏天小學教室就只有電扇囉
我的一年級同學有大二班的宗悅 柏延 我的大一班同學都跟我不同學區
吼!每次吃東西都超用力 超誇張的表情吃了起來
大班期末評量考試
姑姑:今天要期末考呀 我怎麼不知道? 翰翰:對呀 老師有說
(翰翰沒有告訴姑姑 這次週訊沒提 所以姑姑不知道今天要期末考)
其實平常老師要小考嘛都不太在複習啦
想說幼兒園階段玩比較重要 不是很注重功課
一方面也是蕭老師教得好 所以翰吸收能力佳
沒有複習 每次考試自己也都考得有一定程度
八月份暑期先修班將由黄老師指導 教授查字典等等小一相關課程
蕭老師將帶領小班班級 姑姑之前以為暑期班也是蕭老師授課的說
姑姑:你這次聽寫怎麼錯比較多題?
翰翰:因為園長媽咪唸的拼音題目跟老師唸得好像有點不一樣 (大概習慣了老師的方式)
老師今天有打電話給姑姑 ... ... .. 老師笑說以後你小學班級可能第一名就是你了
因為你們學校的學習程度有比較優 ... ... 對呀 上小一以後我們也要開始用功囉!
ㄕㄙ ㄓㄗ ㄥㄣ ㄡㄛ ㄘㄔ還是常常會混淆 希望小一前能夠真正釐清分辨
孩子上學去 調整作息別緊張 | |||
2008/08/23 | |||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薛荷玉、林嘉琪、高國珍╱專題報導】
幼小銜接教育系列 前言:再過一個禮拜,國小就開學了,家有小一新鮮人的家長,特別是新手父母,可能已開始焦慮,孩子進小學,會不會坐不住?會不會捨不得離開爸媽整天哭?會不會不敢上廁所?被欺侮不敢告訴老師?
教育版今天起推出「幼小銜接教育」系列專題,訪問資深幼稚園、小一老師及家長的過來人經驗,大手牽小手,協助家長幫小一生適應新的學校生活,並教導孩子如何學好注音符號、選擇美語及安親班、推動親子閱讀等,及如何及早發現學習有障礙的孩子協助接受療育等。
家有小一新鮮人,家長有時比孩子還緊張,幼稚園老師及過來人建議,應趁開學前空檔,調整孩子的作息,早睡早起、吃早餐,以免學校沒點心餓肚子;並訓練整理書包、學會用蹲式廁所、知道上學路線及父母聯絡電話、能安靜坐定40分鐘、懂得舉手發問等生活自理能力。 黏父母 害怕新環境 每個家庭、孩子的狀況不一,小一家長擔心的事也因人而異,有三個小孩的紀現芝,老么今年上小一,個性內向、害羞,平常就很黏父母,出門都躲在父母身後,怕進了小學,無法馬上融入新環境。 所以孩子還沒上小學,紀現芝就開始訓練,像日本比賽幼兒買東西的電視節目一樣,叫孩子到家附近的商店買東西,第一次給紙條帶給老闆看,之後再要孩子自己用講的。 有5個孩子的張季梅則擔心,要上小一的孩子緊張起來會口吃,在學校可能被別的孩子笑,變得更孤僻;她還擔心小女生害羞,上課不敢舉手說要上廁所,憋尿太久會引起尿道炎,她希望入學初期能請老師帶孩子上廁所,並提醒不要憋尿,上課想上廁所要勇敢舉手。 有2個小孩的胡乃德,反而擔心孩子太聒噪,平常在家就說個不停,到學校後不能專心聽課,還打擾同學,被老師當成擾亂班上秩序的問題小孩。 下課變短了 為什麼 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系講師李惠加分析,脫離幼稚園踏進小學,面對陌生環境,孩子容易有情緒反應,因為學校變大了、教室沒像幼稚園有那麼多玩具、不能吃點心,孩子可能產生緊張、作噩夢、肚子痛、逃避上學等負面情緒,家長要用對方法,給孩子時間適應。 2個小孩都已讀國小的蔣太太觀察,小孩剛上小一,最大疑問是「上課時間為什麼這麼長?下課為什麼這麼短?玩的時間這麼少?」 台大附幼老師王燕玲指出,小一家長可提前訓練孩子,要求坐下來閱讀,耐著性子完成一件事,才讓他離開,起初只要求坐十幾廿分鐘,再慢慢增加時間,加強專注力。 上小學沒點心時間,也讓孩子不能適應,北市文化幼稚園老師羅千惠說,幼稚園多半提供早餐、午餐加點心,每餐隔很近,但到大班會漸漸把用餐間隔拉長,提前適應小學生活。小一家長務必要讓孩子吃早餐,若來不及吃,也要買早點到校吃。 睡午覺 躺著變趴著 小一生另一難適應之處,就是幼稚園都躺著睡午覺,小學得趴在桌上睡,有的會睡不著,但練習幾天,也就可以趴著睡了;小一通常只有一天要待到下午,有家長擔心孩子睡不好,會要孩子帶飛機上用的安眠枕到校。 還有不少小一新生一看到別班出去上體育課,就想衝出去一起玩,或上課鐘響後還在走廊晃蕩,許多學校都限制低年級學童下課的活動區域,不是每項活動器材都能去玩,主要是擔心小朋友被人高馬大的高年級學生撞倒受傷。 小一生連選用文具都要注意。蔣太太建議家長,不要買太花稍的鉛筆盒,否則小孩上課很容易分心、玩鉛筆盒;書包最好選用夾層多的,訓練小孩整理書包,把課本、習作、聯絡簿、文具分門別類就定位,免得每次找東西都要把書包翻一遍。 上廁所 也是大問題 台北市立育航幼稚園園長許明珠提醒家長,小學女生上廁所,大多用蹲式廁所,孩子在家裡或幼稚園習慣用馬桶,上小一前,最好帶他們到學校或百貨公司、捷運站等地先適應蹲式廁所,甚至連廁所的門是用喇叭鎖或門栓都要會用,以免進廁所不會關門或出不來。 兒子已上小二的中壢市家長蔡敏欽則提醒,上小一前,家長最好帶孩子走幾遍上學交通動線,要會看交通號誌,約定接送時地,且要背熟家中電話、地址及父母手機,有要緊事能向學校求助打電話聯絡父母。 像他兒子剛上小一時沒上安親班,有次下課跑到側門的安親班接送地點,害他在大門等了半個多小時,還好兒子乖乖在原地。 面對考試 家長開導 擔任出版社主編的郭妙芳,小孩升小二,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小一上學期考期末考,小孩遇到人生第一次考試,老師考前天天都在幫學生做複習測驗,孩子感到無形壓力,加上寫字速度慢,不能適應。她後來告訴孩子,考試是為了要幫助我們了解,還有哪裡不懂,也不逼孩子一定要考到很高分,「協助他們培養正向的學習態度,比考100分來得重要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