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後 姑姑拎著我到基隆頗負盛名的喬皮膚科看診
要檢查一下腳底長出那一小方硬皮到底是什麼東西?
醫師說是:疣
(喬醫師是商業週刊遴選出來台灣百大良醫之一)
還好姑姑早已上網查詢對照一下可能的狀況
知道可能是雞眼 可能是疣 所以醫師一說是疣 姑姑就了解
拿了藥 早晚擦 五分鐘後藥水乾了 貼上膠布
藥水擦完 還要再回診一次
疣不會自己長出來 是被傳染的 (嘛不知是在哪裡被傳染?)
醫師說有可能是小朋友玩在一起而傳染的 ... ... ... ... ...
已經發現三四天了 阿公阿媽說是雞眼
姑姑覺得小孩長雞眼的機率好像小了點 於是看診去比較安心
翰翰說輕壓不會痛 大力一點按壓就會痛
疣是接觸性傳染 不要去摸它 接觸到 就不太會傳染
所以擦了藥水後 把貼布貼起來 避免傳染
看診完 飄起了細雨
姑姑帶我到慶安宫媽祖廟旁 美食節目介紹過的小吃店享用美食
之後 就回家啦
翰翰:明天要去爬山 要帶水壺和帽子
寫功課囉!
到底是「雞眼」還是「疣」? 院長 全鳴鐸 醫師 常有人問,腳底長「雞眼」要如何治療?我說要看看才知道,說不定是「疣」。果然有些確實是「疣」,他們不知道,一直當「雞眼」治療,用剪刀修,修了再長,甚至數目增多,因為「疣」是一種濾過性病毒所致之皮膚病,具傳染性。
²醫生~~為什麼我會長疣呢? 引起疣的濾過性病毒是屬於含DNA的Papillomavirus,它經由感染物而直接接種在表皮細胞,其潛伏期經實驗結果為1至20個月,平均約4個月。由於它生長緩慢,潛伏期長,使大家在平日裡,不太感覺到它的傳染性。事實上我們發現同一家人陸續長疣的病例。每個人對此病毒的感受性亦因免疫反應不同而異,在一些接受器官移稙、惡性淋巴瘤,或接受化學治療等患者,其細胞免疫受抑制,易生大而多的疣。 ² 好發部位在哪裡呢?疣只有一種嗎? 1. 蹠疣:即前面所提,長在腳底的那種,外觀似「雞眼」般呈角化硬丘疹,壓痛,但表面較粗糙,用刀片削去上面一部份時,可見許多褐色的小點,可生長在腳底任何部位,不一定在著力點。 2. 尋常疣:台語叫「魚鱗刺」,因該病常見於主婦、廚師或漁民們的手掌,以為是清理魚鱗時被刺傷所致。事實上它是一種濾過性病毒感染,因為傷更易感染。臨床可見表面粗糙的硬丘疹,數毫米至數厘米不等,單個或多個。亦常見於指甲邊緣,尤其是喜歡咬手指者。 3. 扁平疣:顧名思義,其外觀是扁平的小丘疹,約1至5毫米大,好發於臉部,多個,有時線狀排列,稱為Koebner氏現象,有些在數週或數月後突然消失,但有些持續數年不退。 4. 指狀疣及絲狀疣:外觀呈長長的指狀或絲狀突起,好發於男性臉、頭部或頸部。 5. 陰部疣:通常是經由性交傳染,通常是尖疣(濕疣),亦即外觀是尖形突起的疣。多個融和有如花椰菜,故俗稱「菜花」。但從無性交經驗者,其陰部長疣可能來自手上的疣。陰部疣在治療時,亦須同時檢查同房者,以避免相互傳染,若有突然變大、變硬,則立刻做切片檢查,很少一部分會有惡性變化。 l治療方式: 並非每個疣都一定要治療,有的會自動消失,但消失的時間從數月到數年不等,此時應盡量減少疣的傳染,例如不再咬手指,以免甲廓疣的傳染。穿鞋子及局部以膠布貼好,以免蹠疣的傳染。毛巾要分開,以免傳染給別人。治療有許多方法,包括電燒、冷凍、外用或內服藥物,放射線治療、局部注射、雷射等。醫師將依病灶的部位、數目、型態等來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法。
|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