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回家後 和樓下鄰居妹妹玩了起來
妹妹名字叫孜穎 在新*金上課 也是七歲 大班
學校已經開始背九九乘法表
媽媽說她老記不住 姑姑說課程太快了
翰翰若讀**國小 他們將會是同班同學
妹妹個性活潑大方
妹妹的媽媽忙碌檳榔攤生意 總是見她抱著弟弟 照顧著
姑姑要拎著翰翰去觀賞紙風車今晚在金山的演出
妹妹想跟著一塊去 因為媽媽沒空
學校很細心 貼心 還推派老師到活動現場協助照顧小朋友
連園長媽咪和陳叔叔都加入
被打敗啦
公車上 一位婦人和二位小人閒聊 二位小人說著說著竟扯說婦人胖胖的 (並沒有)
姑姑趕緊圓場說:阿姨很苗條 身材很好 哪有胖 ~
沒想到翰翰竟接著說:她不是阿姨 她應該是阿媽吧 (的確是啦)
啊 三條線 真不知道姑姑要接什麼才好 ... .. 還好那位婦人早我們下車
翰翰到了活動現場 看見了同學真開心
姑姑買ㄅㄚ ㄅㄨ 翰也說要買一份給同學 然後又和妹妹買了豆花吃
( 翰翰是個念舊 重情誼的男孩唷 )
今晚演出的是紙風車狂想曲 這齣戲碼早先我們已在國家劇院欣賞過了
再次回味 仍是精彩
場地的關係 音效不佳及現場比較多雜碎的聲響 是美中不足
35萬成就一場孩子的夢幻 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紙風車董事長柯一正說道:金山是唯一不靠大企業贊助 由地方人士 學生集資圓滿的場次
聽來 挺動人的緣由
看過幾場紙風車劇團的演出 最令人回味無窮的是巫頂環遊世界的戲碼
還是到劇院中欣賞 氛圍才到味
關於 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夢想實現 真的不難
大家聽到"孩子的第一哩路First mile kid's smile"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第一個反應是"好理想"、"好美的夢"...
可是,我們發現這個夢想,其實你我都可以達成!
只要
一人出350元,找到10個同事、朋友一起支持,就有3500元
若有100個人跟你、我的想法一樣
一場演出馬上成行
孩子的小小夢想,很簡單就可以實現!
只要
你與我們一起來
很快
就可以讓319個鄉鎮的小朋友都可以欣賞藝術 享受藝術
你可以這樣做
號召辦公室同事,一起認捐外島資源最匱乏的鄉鎮...
集合大學同班同學,送演出去當年畢業旅行的花蓮海邊鄉下...
聯絡姊妹淘及死黨,為南投集集綠色隧道的孩子笑容來努力...
更可以
透過網路、email、MSN各種方式,將活動一傳十、十傳百...
讓夢想不再遙遠 透過你我共同達成
最新演出行程表:
日期 | 演出地點 | 子計畫活動 | 主要捐助單位 | 演出劇碼 |
98/5/15 星期五 晚上7點 |
手機健診 | 金山鄉各地熱情民眾 |
緣起
吳念真、柯一正、林錦昌、李永豐等等,這些「老」文藝青年,忙碌工作中,常聚會聊對方、聊心情,聊國家大事。
一次又一次,愈來愈覺得不能再隨著政治與政論節目,過著心情起伏的生活;政治也不應該走向今天如此滿u泛政治」。所有人民的熱情分成兩邊對罵,而忽略身邊或者台灣所有的一切。
每個時代都總要有人試著用不同的行動來改變社會,不好的現狀、改變政治方向,不是為了權位,而是為了人民的生活及清晰的願景。
不是否定政治人物的貢獻,而是如何讓政治變成眾多專業的一種,人民不必過度熱情的參與政治,讓人民的能量與精力,轉移至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讓熱情的人民使台灣更多元化、更豐富、更多的快樂、更多的美好生活。
於是我們分頭跟不同的朋友聊著同樣的想法,上至吳靜吉博士,這位「老老」文藝青年,擴展至各領域的朋友、老朋友、長輩、同事,大家想法趨近共同,隨著時間,清談就化為行動。
而這些人的共同想法是:
- 不申請政府補助經費,避免不必要的政治紛爭。
- 需要企業界的支持但更喚起大眾的參與,不論是捐款、義工、當地的表演,大眾的參與比龐大的捐款更有意義。
- 捐款透明化,每筆捐款列於網站公佈,每一筆支出必須會計師、律師的簽核。且捐款沒有金額的上下限制。
- 每位發起人,以牽手奉獻為初始,慢慢化解顏色而互相照見生命的熱情,發起人如此,參與的大眾也慢慢如此。
- 大眾的參與投向台灣有感情的鄉村,不論是出生地、當兵、求學,或生命印象,或轉折點的台灣鄉村。
- 現在混亂的社會,我們可能無法改變同時,何不投向台灣的未來,下一代的孩子,讓他們有更寬廣的視野,更好的競爭力,及對生命向上的希望與願景。
- 定位這個行動不是公益活動,也不是慈善事業,而是一個文化行動,背後的政治目的是去除政治化。
紙風車是大部份發起成員幫助成立的基金會,所以就以紙風車為基地,所有的行動就如此展開了……
活動理論背景
台灣是有城鄉差距的
隨著城市的蓬勃發展,
台灣的城鄉差距愈來愈大
我們不得不憂心這樣的結果
會讓很多成長在鄉村部落裡的孩子,因為環境的因素
漸漸喪失接觸藝術的機會...
為了避免城鄉差距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我們從最近的一本書中找到答案:
曾於《哈佛商業評論》中提出「藝術碩士是新的商業學位」的知名作者Daniel H. Pink,在他的『A Whole New Mind』(中譯:未來在等待的人才,2006年大塊文化出版)一書中提出:
「創意」、「美學」、「愛與關懷」的能力
才是未來人才勝出最大關鍵
是唯一不受城鄉差距影響的
而這些能力
是可以從藝術欣賞中激發培養的
只要給他多一點與藝術接觸的機會
就有更多啟發的可能
陪孩子走第一哩路
![]() |
我們一直希望在「讓風吹動迎風向前走」的理念下 讓台灣每個孩子都能看到兒童劇的演出 在這即將邁入第15個年頭的此刻 我們心中還是一直存在 沒辦法讓台灣所有的小朋友看到表演藝術演出的遺憾 |
而我們努力讓兒童戲劇不只是單純的表演 是帶給孩子們一種創意的啟發、視覺美學的饗宴 |
然而除了城鄉差距的問題
- 全國各地演出場地極少,且集中在大城市,鄉村沒有適合的表演場地
- 政府的經費補助以及民間企業資源,因效益考量,大多集中在人口眾多的都會區
- 有些小朋友是因為家庭經濟能力的限制,家長無法提供孩子欣賞藝術的機會……
這都是很可惜的事
我們不願見到台灣的孩子
因為外在環境,有了欣賞藝術的級距
我們不願見到鄉村的孩子
因為城鄉差距,喪失欣賞藝術表演的權利
因此紙風車團隊提出
孩子的第一哩路-First mile Kid's smile
【紙風車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
希望集合各位朋友的力量,陪台灣319個鄉村小朋友
一起走上第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