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有去吃火鍋跟王品牛排 ... (你很愛王品吼!常提哩~)
姑姑:我手機有學校的來電未接 ... 我去台北忘了帶手機 ...
不知道是老師打的還是園長媽咪 ... 翰翰:我哪知道(近來的口頭禪)
翰翰:沒有 下雨啊 姑姑:台北還出大太陽 有點熱哩
姑姑:PSP螢幕太小了對眼睛不好 ... 可以去慶輝叔叔家玩Wii呀
翰翰:你為什麼不要用買的? 姑姑:漫畫租來看看就好了不用買啦
翰翰:你去圖書館租的嗎?姑姑:是台北回來後在街上的漫畫店租的
學校這禮拜推薦可以買的書你想買嗎? 翰翰:你要買嗎?
姑姑:我們買雙語的故事書好了 有CD 睡覺前可以聽 你現在有喜歡聽美語呀
現在剛閞始上課而已 等熟練一點我們再帶回來 爸爸可以帶你去操場練習
學習鬆手,不放手 |
奇蜜親子網專業編輯 / |
有個人養了一隻稀有的天蛾,直到牠將要破繭而出的那天,他非常興奮地在旁邊等待、觀察,看著這隻蛾慢慢地掙扎、掙扎,過了好幾個小時。終於,他忍不住了,他擔心這隻蛾可能沒辦法爬出這個繭,於是他想,在不影響自然法則的情況下,幫牠把繭弄得鬆一點吧!於是他用小剪刀,把繭的破口剪得大一點,好讓這隻蛾爬得更容易。果然,這隻蛾接下來的嘗試變得容易多了,牠成功地爬出來了,但是,翅膀卻仍是萎縮的,身體是異常肥大的,過了幾個小時,便死去了! 這人原本好心想讓這隻蛾成長得更順利,卻剝奪了牠在掙扎過程中,讓體液從軀體流到翅膀的應有過程,結果讓這個生命無法正常的存活!天下父母心,正容易犯這樣的錯誤,…不是嗎? 孩子永遠是孩子? 「功課寫了沒?書包收了沒?」很多爸媽會感嘆家裡的小孩都已經上小學了,還是整天要爸爸媽媽在後面盯著。有個朋友就是如此,孩子抱怨:「我媽媽總是管東管西的,都不相信我。」她則說:「我不幫他收,他也不會自己收呀!」在爸媽的眼中,似乎孩子永遠是需要呵護的心肝寶貝!但是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其實他們能做的事情,常比爸媽想像中更多喔! 孩子可以自己決定的事情 孩子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感、被關愛的心理需要, 更需要自我實現的成就感 ,有哪些事情可以讓他自己決定呢?像是: * 選擇解決人際問題的方法(像是兄弟姊妹或同學之間的衝突) * 選擇自己要穿什麼衣服、鞋子(不管天氣怎樣) * 選擇自己要吃什麼,甚至自己想怎樣吃 * 選擇怎樣處理照料自己的所有物(像是玩具、文具、甚至心愛的寵物等) * 選擇自己的朋友 * 選擇如何運用「他自己的」零用錢 * 在爸媽確定安全之下,自己洗衣服、晾衣服、用微波爐加熱食物等家事 你可為孩子做的事情 * 幫忙他分析各種不同選擇的好處與壞處 * 提供他自己的經驗和看法做參考 * 給他足夠的信任,相信他有能力為自己負責 * 不管他所做的後果好或不好,都張開雙臂給他鼓勵,讓他知道爸爸媽媽永遠愛他 * 當他所做的選擇是錯誤的時候,不要指責或抱持「看吧,不聽我的還是不行」的態度 * 給他足夠的時間;當他無法決定或還不習慣為自己負責的時候,不要催促他或幫他做。 適度放手,讓孩子學著承擔所當承擔的吧! |
文章來源:奇蜜父母學習中心(www.kimy.com.tw)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