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與聽不懂

記得很久以前聽過一個笑話,說的是一個母親在睡前最後警告孩子說:「別再叫我媽媽了!」那位被兒子煩得受不了的母親,多麼希望能在熄燈後休息。可是幾分鐘後,黑暗中又響起她四歲孩子的聲音:「耿太太!耿太太!我可以要一杯水嗎?」

對大人來說,這情況可笑到不像真的,但在年幼孩子心中,這種解決之道並沒有任何不合理之處。

兒童是非常直覺的,而且毫無成見。除非他們已經被大人訓練得經驗老道,否則很難懂得反話的言外之意。所以,最好不要威脅、哄騙孩子。除了從小跟孩子用溫和但直接的方式說話,也需要常常思考成人以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對孩子來說是不是也合情合理。

有回我問一位從北京來新加坡的小朋友:「鮑,你來新加坡很久了嗎?」他的答案真可愛:「有一會兒了。」那五歲小男孩用標準的北京話認真地說。我從他的回答發現自己的問話不適合五歲小孩,因他們的生活經驗還不須計數年月的時間距離;從此,與小小孩問答時我都會考慮其生活經驗和語言認知,這樣才能幫助對談愉快地延續。

我聽過許多母親抱怨年幼的孩子:「不管我說什麼他就是不聽。」孩子對於「不聽」與「聽不懂」常常有著同樣的反應。但父母對這之間的區別卻應該有清楚的了解。一個孩子不肯吃飯,可能是碗裡的食物太燙。父母如果不弄清楚,就只想開口罵人。

如果每次跟孩子生氣之前,能想想彼此之間生活經驗的差距,也許我們就會懂得怎麼開口跟孩子交談是比較好的──不管他是三歲或三十歲。

(中國時報 浮世繪版 蔡穎卿專欄 2008.05.23)

 

請看著孩子說話

我們如果遇到講話態度不親切的人,難免覺得不舒服。但是這種不被善待的感受,父母卻常常忘了替孩子設想。

教導父母如何鼓勵孩子朗讀的書上說:「鼓勵孩子朗讀──最理想是配合豐富的表情。」我覺得豐富的表情,不應該只在我們想到「教育」孩子的時候才出現;日常生活中跟孩子對話,也該有專注的神情與慈愛的態度。 

生活的場景中,我們很容易就可以看到有些父母在聽孩子說話的時候,臉上是沒有任何表情的。他們眼睛盯著前方,神情中看不出跟孩子有任何交集。不管話是不是聽進去了,那種冷漠總讓人感到非常可怕。

更常見的還有在餐桌上跟孩子說話的父母。他們把臉埋在報紙或雜誌裡,時不時就抬起頭對孩子暗喝一聲:「你快一點,好不好?」話一講完,又像隻駝鳥般地往字堆裡鑽去。那聲提醒或指示,讓人覺得跟孩子吃飯好像是一件最惹人厭煩的事。

有一次,我在商場裡看到一對小兄妹,大概是因為父母閒逛時各走一方,孩子於是到處跑動,像玩捉迷藏一樣找爸媽。兩個孩子都好可愛,當他們無意中看到爸爸的時候,小臉上馬上綻開驚喜的笑容。當中較小的一個,疊聲地喊著:「爸爸!爸爸!」想要索抱求疼的嬌態溢於言表。我以為那位應該感到非常滿足的爸爸,會立刻敞開雙臂去迎接難以抵擋的兒女嬌憨;卻聽到毫無情感的一聲令下說:「走開!去媽媽那邊。」

兒女是人生的禮物,也是成長的課題;我們可以從如何善待子女,學會珍惜的意義與為人處事的功課。然後,孩子可以順著那條熟悉溫柔的道路,好好長大。

(中國時報 浮世繪版 蔡穎卿專欄 2008.05.09)

 

好好跟長輩交談

三代同堂相處的家庭,最容易看到語言的身教影響。我們跟長輩說話時態度恭不恭敬、話語誠不誠懇,孩子都一一看在眼裡。

我認為再也沒有比這種教育更不費力氣或更公平的──我們以言行為自己決定日後孩子回應的標準。


在平日的生活與工作中,我很少使用台語。婚後卻發現夫家平日習慣用台語交談,所以每次與公公婆婆談話的時候,我會特別注意不要夾雜語言,好讓長輩與我之間的溝通能順暢自然。

孩子開始學語之後,公婆有時擔心她們聽不懂台語而勉強用國語。我會請他們寬心,並說明如果孩子聽不懂,只要我們在一旁稍加解釋就不會有任何阻礙。從生活說話的小節為孩子做示範,他們便容易懂得體貼長輩的語言習慣是應有的尊重。

在相處的交談中,這種尊重之心會自然而然提醒他們顧及話題的範圍,不讓長輩因無法參談而受到冷落。

十多年來因為多國遷移,兩個孩子彼此之間已慣用英文交談,能學習台語的機會非常少。但因為尊重祖輩的溝通習慣,她們對台語的聽說都不陌生。我很高興地發現,這種尊重的習慣已延伸至生活中。當她們面對母語為中文的交談對象時,也不會輕易使用對自己來說輕鬆一些的英文。相信她們知道,在溝通中顧及對方的感受與語言方便是必要的設想。

也許我們從來都沒有想過,就在每日與父母的談話當中,孩子一次又一次地接收我們所給予的語言教育。他們接受、體會、模仿,更在當中確立我們所提供的標準。

所以,與其告誡孩子好好跟我們說話,更有效的方法是我們以耐心的態度,好好跟長輩交談。

(中國時報 浮世繪版 蔡穎卿專欄 2008.05.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二姑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